发布日期:2025-02-12 00:31 点击次数:171
发展要以人为本、以主体为本、以物质为本。现在是物质世界发展的初级阶段现在配资炒股合法吗,所以要先以人为本。人的发展就是为了提高人的本体价值。
价值分为本体价值和客体价值。本体价值反映物质内在需要相互满足的程度。客体价值反映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所具有的意义。
需要为什么能够得到满足?因为物质和能量等有价值的东西具有流动性,你一有需要它就会流动到你的身边,或者慢慢地流动到你那里。
手机为什么更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以前,我们打电话并不是想打就能够打的,必须是在家里、在办公室、在公用电话亭等固定的地方才能打电话。我们都不愿意关在家里,有的人要旅游,有的人要出门打工,……所以,我们打电话,特别是接电话的需要很难满足。手机可以陪伴我们一起流动、流浪。照相机可以陪伴我们一起流浪吗?我们可能一天都拍不了一张照片,我们每天都可能拍照片。照相机你需不需要随时带在身边?随时带在身边需不需要成本?我们不考虑照相机本身的成本,只考虑我们陪伴照相机的成本,有那个时间和精力陪伴照相机,还不如多花时间陪伴我们的父母。我们能不能抱着电视机流浪,太累,比某些人上班还累。有了手机,我随时随地都可以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我一有打电话的需要,手机就可以满足我;我一有拍照的需要,手机就可以满足我;我一有看新闻的需要,手机就可以满足我;我一有看美女的需要,手机就可以满足我;我一有挣钱的需要,手机并不能够满足我。手机不是万能的,没有手机是万万不能的。虽然手机的流动性很强,但是,没有流动性之王金钱的流动性强。
金钱是流动性的天花板,是大家做梦都想要的东西。所以,金钱的流动性我就懒得证明了。金钱有没有价值?广义的金钱包括很多东西,我也不是很清楚。现在狭义的金钱就是钞票。说实话,钞票根本就没有内在的价值,只有外在的流动性。如果支撑钞票流动性的条件没有了,那么,钞票就是废纸一张。
价值是内在的流动性,流动性是外在的价值。价值是发展的动力和根据,流动性是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但是,现在的人只重视外在的条件,不重视内在的根据;只重视表面文章,不重视内在品质。比方说,很多商品质量不合格,但是广告做得好。在这个方面,保健品表现突出。
形式主义就是追求流动性的具体表现。追求形式只可以让少数人得到很多的利益,对大多数人来说会失去很多。造成形式主义的原因就是错误的评价。错误的评价这一说法也许有点过,因为这种错误往往是无意中犯的错误,犯错误的原因就是因为懒,懒得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感情去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学界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喜欢看发论文的数量,而不是质量。因为数数小学生都会。追求论文的质量就是追求价值,追求论文的数量就是追求流动性。
没有价值的东西的流动性其实就是空中楼阁,大风一吹,流动性有了,但是,很多人都希望这些没有多少价值的东西随风而去。吹牛也是在追求流动性,但是,这种流动性是靠个人嘴皮子争取的,往往效果不佳,只有借助外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看风向、见风使舵。
利益驱动这个词可能比见风使舵好听一点。利益其实就是流动性,就是容易流动的客体价值。金钱、权力、名誉、地位(流动)性价(值)比很高,所以,就成为了大家普遍追求的东西。个人的内在能力、内在价值无法转移、难以复制,别人无法抢走,最多就是打压,以凸显别人的能力。所以,个人的内在能力往往不具有流动性。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的就是有价值的能力往往不具有流动性。我们学习什么、研究什么,如果是因为受到利益驱动,如果利益被风吹走了,那么,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驱动力就会随风而去。
兴趣爱好拥有内在价值,但是,如果兴趣爱好无法缓解应试教育的压力,那么,兴趣爱好就会被扼杀。因为只有考试成绩才具有流动性,才能让学生流动到大学、流动到重点大学。
本体价值不具有流动性,能够让大多数人觉得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客体价值才具有流动性。兴趣爱好刚开始的时候只能提高个人自己的本体价值,短时间内难以为社会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所以,面临各种压力的普通人的兴趣爱好往往得不到呵护,反而会被慢慢扼杀。压力、特别是生存压力会限制人的本体价值的提升。
个人的显意识代表个人追求流动性;个人的潜意识拥有本体价值,拥有内在的流动性。这种内在的流动性越强,个人的需要也就越强烈。个人的需要是个人的内在流动性对外在流动性的需要,是个人对层次之间流动性平衡的需要。
原创性太强的论文没有多少流动性。因为信息的传播其实是能量在相同信息之间的转移。能量的接受方也需要有这种能量的信息,也就是说,能量在接受方有内应,里应外合能量的转移才能实现。原创性太强,看论文的人难以和论文同频共振,因为在看论文的人的意识里难以找到内应。同频共振不仅是能量能够流动的原因,而且也是信息能够流动的原因。别人让我们接受创新理论,必须是我们的意识里有这种创新理论的信息。如果这种创新理论大多已经被我们的显意识所掌握,只有少数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那么,我们接受创新理论的过程,就是我们的少数潜意识里的微弱的创新理论的信息吸收能量的过程。少数潜意识需要的能量较少,很容易被激活。所以,这种已经被我们的显意识掌握多数信息的创新理论很容易被人接受,但是这种创新理论原创度不高。如果创新理论的信息大多隐藏在我们的深层潜意识里,那么,这种创新理论就很难被人接受。因为人的深层潜意识很难被激活,而且要激活的微弱的信息在人的显意识里内应很少,难以被大多数人接受。但是,这种创新理论原创度很高。所以,原创度很高的创新理论价值很高,流动性很差。要想提高流动性,需要打广告。本文就是我文《论价值的流动性》的学术广告,不是商业广告。
《论价值的流动性》投稿已经一个月了,按道理用不了几天就会退稿了。退稿了我就直接发到网上,因为我这种低学历低职称的人写的论文在学术期刊上的流动性可能不到1%。所以,我写的论文,如果投稿一次不能流动到学术期刊上,那么,我就直接把论文流动到网上。因为我相信,有价值的东西迟早会拥有足够的流动性。虽然哲学理论无法及时拥有流动性,但是,流动性持续的时间会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普进峰 2025-2-6
现在配资炒股合法吗